近年来,在泸州市纳溪区的乡村田野,活跃着一群正值青春时光的“新农人”,他们怀揣梦想,从热闹的城市步入“寂静”的田园,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改变了乡村“旧模样”,拓宽了村民致富增收的新渠道,在广阔天地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故事。
▲杨刚查看在嫁接成活的幼树
在丰乐镇保安村猕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猕猴桃种植基地,杨刚驾驶着拖拉机将农家肥运送到猕猴桃架下。“正是猕猴桃果子膨大期,必须要保证猕猴桃养分充足。”杨刚说。
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果树学专业的研究生杨刚,在丰乐镇保安村是个“特别的存在”。到村上流转土地创业种猕猴桃那段时间,乡亲们都说,小伙子学历高,放弃“铁饭碗”回来种猕猴桃可惜了。“我的专业就是果树种植研究,只要攻克了国内猕猴桃亩产低、价格低的行业现状,猕猴桃种植潜力巨大,值得拼一把。”杨刚说。
▲青年猕猴桃专家杨刚
在杨刚看来,作为“新农人”的核心就是要懂技术和经营。杨刚将流转的50亩土地作为猕猴桃种植、研究实践基地,在种植技艺上持续用功、潜心钻研,突破多项技术难关,新型打药设备链接方式、猕猴桃高藤牵引技术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;包沙嫁接技术,把大树猕猴桃伤流期嫁接成活率从60%提高到95%以上;水杨桃抗水淹砧木研究,解决了多雨地区死树问题。同样的土地,杨刚用专业技能提升土地产出率和果品质量,杨刚研发的猕猴桃种植技术实现亩产突破5千斤,果实含糖量和货架期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杨刚也获得2022年度中国创业大赛“创翼之星”、泸州市“酒城英才”、纳溪区“云溪工匠”等荣誉。
“技术是我的,也是大家的。只有分享,才能实现其价值。”杨刚说。作为当地乡贤,为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共同富裕目的,杨刚与村党组织合作,共同探索出“1+N”发展模式,以开班培训讲、手把手操作教等形式传授果树种植技术。创业5年来,杨刚开展技术培训30余期,带动82户农户种植猕猴桃1900多亩,产值达2000多万元。
▲青年猕猴桃专家杨刚
纳溪区以“产业+人才+项目”模式,回引广大乡贤投身乡村振兴大舞台,建立创新创业院士(专家)工作站、众创空间、创新创业孵化园等人才平台,帮助他们完善发展规划、找准发展路径,走出一条“人才有舞台、乡村得振兴、企业获发展、村民享实惠”的“四赢”之路。目前,纳溪区已回引、培育“新农人”180余名,招引对接项目200余个,撬动社会投资45亿元。
▲杨刚向记者展示他种植的红心猕猴桃
▲猕猴桃专家杨刚
▲遵义市播宏猕猴桃果园有限公司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猕猴桃果业公司,种植1200亩高山猕猴桃,是遵义市农业龙头企业,市级先进扶贫企业。其中猕猴桃花粉项目是中国单体面积最大的猕猴桃花粉园,单体采粉园达到了400亩,丰产期产花粉400公斤,提供高品质、高倍体、高活性的猕猴桃花粉,可以满足30000亩果园的花粉需要。联系微信18030405084